🦖旧文存档|解构东方不败的人物与运动设定
徐克的武侠片《笑傲江湖:东方不败》与同一时代其他影片的差异有以下几点:
1.使用了同性恋题材,但又不是同一时期港产片里对同性恋嘲笑、丑化同性恋说他们是娘娘腔这样的口吻。东方不败的人设在电影里被徐克修改成了兼具野心狠毒和痴情浪漫的性格,在电影里他从一个俊美男性变成纯粹女子,从头到尾都是强大而又美丽的化身。一方面杀伐果断,行动残暴但又干净利落,另一方面他与令狐冲花前月下、林中飞舞、海里饮酒是非常打动人心,让人印象深刻的浪漫场面。
2.《笑傲江湖:东方不败》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古代的,但角色拥有现代人格。我们如果回过头看
很多历史人物是非常迂腐的,即使有唐明皇和杨贵妃这样的爱情故事,但历史结局是唐明皇选择要江山不要美人,让杨贵妃去死。那些深受封建思维局限的古代人基本都是这样的,政治大于个人感情。而东方不败这样一个强大又美丽的角色,最后却是为爱而死的。他飞针射向令狐冲,但犹豫片刻又打飞了,殊死决战之际他望着令狐冲的眼睛,看到过往的画面,结果注意力不集中被令狐冲刺伤,他反问令狐冲为什么伤害他。这也没有什么伤势大碍,最后是他自己选择自杀,跟令狐冲说“希望你记得我。”
3.超脱现实的虚幻美感。电影一直在营造一个虚无缥缈的武侠世界,相比动作片,它是反现实的,是人脑里对残酷现实的一直美好向往和虚拟想象。这个世界的武功比的不是最强,而是一种虚化的意境之美,每一种武功都有自己的意境美。举例说明就是令狐冲剑法的弧线美和李连杰四肢舒展的腾空劈叉的体态美。而林青霞扮演的东方不败体现的是一种轻盈的美感,她衣带飘飘,在空中轻盈自如地御风而行,“轻轻扇了扇手中的折扇,围攻她的华山弟子们像尘埃般被这折扇的微风扇的四下散开。”
4.史诗般的空寂感。电影中一开场就展示了政权互换后,白骨成堆的惨状,江湖一片腥风血雨,人人自危的背景,任我行被放出来后,政权再次出现动摇,双方矛盾激化,大战过后,又是白骨成堆。唱着笑傲江湖的华山弟子全军覆灭,剩下令狐冲和小师弟,任我行剩下女儿和一个手下。东方不败自杀死了,他的爱人诗诗也服毒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任盈盈抱着琴呆呆看着令狐冲
的船离开,船上没有琴、也没有人唱着笑傲江湖。
5.《东方不败》的人物运动方式以及攻击设定非常有意思,动态的打斗也非常有美感。导演给角色设定了固定的运动轨迹,这些角色在江湖中碰撞出了多种多样的打斗变化。相比之下,动作片的打斗是类似于横板格斗,是在平行的空间运动。
东方不败一出场就像鸟在空中抓捕猎物一样,把敌人的头给拧了下来,后续东方不败的运动方式通通都像鸟一样,都是从空中一点往下俯冲的运动轨迹。要么是跟令狐冲在竹林里御风而行,要么就是直接站立树的顶端、房顶上,总之从未出现过用脚在地面走动的镜头,给东方不败的镜头也大多是仰视的拍摄角度。而表现东方不败出场时总会有鸟群出现,东方不败发出大招之后这些鸟群通通又变成了死鸟。
东方不败的攻击设定是远距离快速向外扫射,举例来说明就是1.用针+线射向敌人2.用折扇折断华山弟子的剑、把敌人撕碎 3.抬手用气息熄灭远处的蜡烛 4.像是机关枪扫射敌人。固定大招葵花挪移大法,也是远距离向外发射,是一种类似炸弹的效果,在电影里一次炸毁了茅草屋,一次炸毁了城墙导致令狐冲、任盈盈、小师弟、东方不败面临掉下悬崖的危险。
而任我行一出场就像一颗被固定住的大树,剧情说他单纯依靠喝水也能活着,但他被令狐冲救下,他又开始喝人血来补充自身营养。他的运动方式也跟大树一样,一般是定在原地等敌人靠近,也从未出现过用脚在地面走动的镜头。而表现任我行个人出场镜头时总是在森林里,任我行把树枝吸走了还不够,甚至把树皮也吸走了。
任我行的攻击设定跟东方不败正好相反,是远距离向内拉的攻击轨迹,举例说明就是用琵琶骨(或者吸星大法)把敌人吸干吸成球,还有在森林里向下从土地里挖出《葵花宝典》都能体现这一点。任我行和东方不败的攻击设定相反,在结尾的决战,两人用针+线、琵琶骨+铁链的拔河对接进行了呼应,最后结果是东方不败使用策略,先松手借力打力,让任我行被他自己的琵琶骨击中。
而令狐冲则是弹珠般的运动方式,在电影里他多次出现用脚踩地、踩马匹,弹射向空中同时又自我旋转的运动轨迹。他用剑攻击时也有反弹和翻跟斗般的运动轨迹。电影剧情上也体现这一点。他不停地在小师弟(归隐牛头山)、任盈盈、诗诗(东方不败)三人来回反弹打转。一开始剧情是要跟华山弟子去归隐山林,但是看到任盈盈的辫子,改变主意去救任盈盈,结果把任我行救出来了,任我行和东方不败的大战一触即发,他又改变主意要归隐山林,天还没亮就出发,但发现身上没酒,又改变主意去找诗诗(东方不败),总之电影里的很多变数都是令狐冲直接或间接导致的。